今天很榮幸的見到謝劍平教授,就讀財金系所的很少人沒有聽過謝劍平三個字吧,最為人所樂道的"財務管理"就是他所撰寫的,很榮幸今天有機會見到本人,之前看書本簡介謝劍平教授是兆豐金的財務顧問還是CFO,而現在擔任的職位是中華電信的CFO,中華電信希望藉由任用這位在學術界頗具份量的學者為自己注入一股新血。

而探討中華電信現在的問題:現金過多。原因:過多的資本公積,現在問題是,即使發放做為股利,現金累積的速度還是遠高過發放的速度,現金所得創造的報酬率非常低,遇到通膨的話只會逐漸減低現金的價值,以財務管理出身的我們,可想而知,與其拿著一些報酬率很低的現金,不如回饋發放給股東,讓股東自己去運用或許還比較好,畢竟公司的所有者---股東,,減資也是我們可以考慮的一種方式,但是其中工會也是一大阻力,以現在的中華電信來說,官股持有35%,國外法人持有:47%,這樣的話,工會會以勾結外人,錢都給外國人的聲音去討伐決策者,雖然我們覺得很可笑,但是在台灣這種事情似乎是個常態,常常用一些不理性的行動去抗爭達成其訴求。

發放股利的問題,是發放的速度跟不上現金成長的速度,現金還是過多,而減資會面臨的問題,就是工會的抗爭,還有一點就是法律規定每年可以將提列資本公積轉增資為股本的10%,減資的話會使可轉化比率下降,這想必也是謝教授所苦惱的一件事情。現在可能的解決問題,可能是跟政府方面討論,是否可以不要將前項的比率鎖在10%。

而關於中華電信未來要努力的方向:希望增加三向合一的服務,因為聽謝教授說出電信業者現在的挑戰,就是每年通話的收入會持續下跌,每年以8-9%的速度下降,一來是網路電話,像是skype的衝擊,二來就是使用網路免費溝通軟體越來越多,皆會逐漸侵蝕電信業者的營業收入來源。那現在他們所希望作的動作就是,三向整合,通話.多媒體.加值服務,例如說醫院可以跟電信業者合作,當我們做完檢查離開醫院,醫院就會把資訊傳給電信業者,電信業者會立即回傳到我們的手機中,或是平日上班時,手機也可以監控家裡老人的狀況,做更緊密周全的照顧。

比較後面還說到中華電信的一些顧慮的事情,本益比過低,中華電信的股價被低估,可能因為大家覺得中華電信是老字號.官股的既定印象,未來或許不具太大的成長空間,所以市場普遍給予的本益比不高,股價現在也才60多塊,而體質健全的中華電信很容易成為被併購的對象,在一些國際的評比上被評為AA+,對於投資人或是國外法人的看法為"體質健全"另一方面"負債使用過於保守,企業運作不夠效率,應該增加槓桿的使用,可以增加ROE",這樣的企業,就很容易被一些國際上的private equity給盯上,使用LBO的方式去併購企業,這是現在中華電信要注意的事情。

最後還談到了投資銀行營業項目和國內銀行的困境,國內的市場過小,需要的是趕緊整合,使其具備規模經濟,現在在市場上銀行過多,分食客源,再加上前一陣子的金融危機以及一些老銀行打消呆債,實際上台灣整個金融體系到底有沒有賺到錢?都是個很讓人狐疑的問題。而現在很多外商銀行已經在大陸佈好線,等者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一較高下,但是台灣的銀行到大陸也是一堆限制,而且很多點也被外商先下手為強了,在台灣金融發展實在很有限,但是基本上金融上面的發展,乃是日常所需,所以還是會繼續進行,但是現在必須放眼國際,不能侷限於小小的台灣,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增加國際觀,盡量努力學習,謝教授的seminar又再次給我們一些對外來挑戰的省思。

------------------------------------------------------------------------------------------------------
底下對於減資我去找了一些資料:
所謂減資是指減少公司資本額,使流通在外的股數減少。
減資之類型大致如下:
一、減資彌補虧損:
例如,公司由資本額為25億元,因虧損嚴重,決定減資23.8億元,則減資後資本額為1.2億元,減少比例為95.2%,原每千股將減少952股,減資後,每千股只能換發48股。
國內上市櫃公司曾辦理減資彌補虧損者,如東隆五金頃於民國92年4月,經董事會決議辦理減資彌補虧損以改善財務結構。
 二、減資並返還股東股款
企業同時符合有以下情形時,會考慮進行減資以返還股東股款:
(一)為成熟產業。
(二)長期以來營業收入及獲利均穩定,且現金流量表中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均為正值。
(三)有足夠的短期可資運用資金。短期可資運用資金,通常係指公司的現金及約當現金及短期資金運用所投資之股票或受益憑證餘額。
(四)企業短期內無重大資本支出計劃。
國內上市櫃公司曾辦理減資並返還股東股款者,例如晶華酒店就曾於民國91年3月,經董事會決議辦理減資退還股東股款以提升股東權益、每股盈餘及投資報酬率,同時消除股本過大及閒置資金情形。

三、購入庫藏股並進行減資
依證交法第28條之2之規定購入庫藏股進而減資之情形有以下二種:
(一)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而買回庫藏股,應於買回之日起六個月內辦理減資並辦竣變更登記。
(二)原為轉讓股份予員工而買回庫藏股,惟並未於買回之日起三年內將其轉讓,逾期未轉讓部份,將視為公司未發行股份,必須辦理減資並辦理變更登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crif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